当前位置: 首页>>国安资讯
呼吸器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19-03-28        作者:国安特检

我国前期发展大事纪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自行设计、制造氧气防毒面具。当时为了配合原子弹试验,解放军总参谋部把研制防毒面具的任务下达给北京防化兵研究院,当时提供的样机是前苏联制造的防毒面具。北京防化兵研究院于1959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氧气防毒面具,为我国核试验提供了有效保障。以后在山西太原成立了总参第一家军用防毒面具生产厂--山西新华化工厂,主要生产各类军用防毒面具滤毒罐

七十年代末,我国走出"文革"的浩劫,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当时中国推行对外改革开发政策,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我国消防、煤矿、石油化工系统引进了许多比较先进的空气呼吸器。当时的空气呼吸器为负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气瓶为钢质气瓶,容重比为1.1-1.2,充气压力为20MPa。

1982年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潜水装备厂合作,在日本和英国产品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HZK-7型消防空气呼吸器。

当时,HZK-7型消防空气呼吸器为负压式空气呼吸器。

1988年,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与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总厂合作,在DRAGER公司PA-80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基础上,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当时,产品销售量居全国首位。

1989年,上海潜水装备厂研制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也在上海成功鉴定。

呼吸器由负压式到正压式,这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从此,正压式成为呼吸器发展的主流方向,因为它使用安全系数高,呼吸感觉舒畅。

在中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发展过程中,德国DRAGER公司作出了很大贡献。德国DRAGER公司技术人员对PA-80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作了十分详细的介绍,为我国发展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提供了依据。另外,德国DRAGER公司还为我们提供了长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许多消防呼吸保护装具。

九十年代末,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运用,碳纤维全缠绕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在中国应运而生。它的诞生,使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整套装具的佩戴重量减轻了3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消防队员及抢险救援人员的做功量,保证了灭火战斗及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安部消防局及时下达了更换碳纤维全缠绕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的通知。各国科学家在不断研究对空气呼吸器的改进。空气呼吸器的最大弱点就是使用时间短,有效延长使用时间是大家最关心的课题。解决延长使用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在现有佩戴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增加气瓶额定工作压力和体积相结合的方法来增加气瓶的储气量。设法采用新型材料、新工艺,减轻全面罩、气瓶阀、供气阀、减压器、背架等部件的重量,为气瓶重量的增加留下空间。气瓶的最大额定工作压力为30MPa,如果增加到60MPa,则气瓶的储气量将增加一倍,使用时间也相应增加一倍;气瓶的体积增加一倍,则气瓶的储气量将增加一倍,使用时间也相应增加一倍。两者的有机结合,储气量将会几何级增加。

2. 减少不必要的用气。比如:"呼吸环境空气"和"呼吸气瓶空气" 可以自由切换、过滤式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进行自由切换等。

3. 电子传感技术在空气呼吸器上的应用,形成智能化空气呼吸器。当外界毒气浓度超过极限或氧气浓度低于17%时,自动切换成空气呼吸器。

空气呼吸器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产品的完善化,其中包括:声光报警、通信装置、应急呼叫、灯光指引的有机结合。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消防队员看到队友背架上的灯光指引,可以迅速找到队友。通过通信装置,消防队员可以与队友和指挥车进行联系,一旦,消防队员遇到意外,应急呼叫装置自动开启,指引队友及时营救。

除了上述发展方向之外,各国研究空气呼吸器的技术人员,对供气阀、气瓶阀、减压器、报警器、压力表、背架等基本结构部件,正在进行改进与完善。力求做到简洁、可靠、完善。

 


相关新闻
检测分类
行业标签
相关问答
可能感兴趣
400-7726-001     0533-2161666    18953385888
E-MAIL(邮箱):guoantejian@aliyun.com        山东省淄博经济开发区创业创新梦工场二期
版权所有 山东国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备案号: 鲁ICP备14035525号-1 技术支持:资深网